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战国时代公家的“下向”是怎么回事儿

日本华侨报·2021-02-16 09:03:00·文化
10万+阅读
摘要:丰臣秀吉是战国时期“下克上”的最典型范例

◆万景路

一般来说,日本战国时期的身份构成是最上层为天皇及皇族;其次为贵族,贵族包括殿上人和公家(下级贵族等);接下来就是武士阶层,包括将军、御家人(大名、守护)和非御家人;最后是属于“凡下”的底层百姓,而像町人、商人、职人则是最末流的底层庶民。在战国时期日本的这个身份构成里,天皇和贵族貌似高高在上,实际上他们的主要权力都被虚化了。而最牛的当属如日中升的中间武士层,征夷大将军乃为国家的实际最高权力者就不说了,将军的那些大名、守护等手下也是重兵在握并拥有庄园土地的地方豪强,可以说武士阶层才是战国时期日本的实际掌控者。当然在那个“下克上”的激荡时代,许多下层武士甚至“凡下”的百姓层也都有鱼跃龙门的机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丰臣秀吉,以尾张国(今爱知县)一介农民的身份,从军后咸鱼翻身从“足轻”(最下级的步兵)一路攀升,直至做到大名、关白、太政大臣、太阁,一直到最后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可以说,丰臣秀吉是战国时期“下克上”的最典型范例了。

战国时代公家的“下向”是怎么回事儿

战国时代哪怕是最下层的“凡下”百姓,经过努力也有也有咸鱼翻身的机会,而最可怜的除了天皇、皇室外,就属贵族阶层了。这些所谓的贵族公家人,官位听起来都是响当当的,像什么左右大臣、内大臣、大纳言等等,但实际上几乎也就只剩下个虚名儿了。你想啊!连天皇得靠封官许愿收取回报维生,何况大臣乎?过去公家牛的时候,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庄园土地等产业,靠这些公家人过着奢靡的生活。应仁之乱后,公家的庄园等产业纷纷被地方大名所夺取,贵族们顿失豪华生活支柱,而随着皇室的没落,朝廷亦是捉襟见肘根本发不出俸禄,如此,公家人失去了主要经济基盘,立马过不上光鲜生活了,甚至有些家底儿薄又没势力支持的公家已经到了只能靠变卖祖产和借钱才能糊口之地步,贵族贵到这份儿上,也实在是令人无语了。

战国时代公家的“下向”是怎么回事儿

正是在这种情势下,公家人纷纷开始琢磨来钱道儿以谋生了,“下向”就是这时的产物。所谓的“下向”就是指京都的公家人走向地方开辟第三产业创收的行为。据日本 《战国史》资料显示,当时,以精通音律、和歌的公家三条西家和冷泉家就跑到骏河国(今静冈县)战国大名今川氏那儿以教授和歌赚钱谋生;后来以蹴鞠闻名的公家飞鸟井家也把球踢到今川氏家去了。而相对战事稳定的地方如战国大名的周防山口大内氏,还迎来了公家万里小路家千金的下嫁,并由此引来了众多公家人来山口发展,以至后来山口都有了“西京”的昵称。时至当代,山口县仍有“小京都”之称,就是拜当年的公家“下向”所赐。同样,同为战国大名的越前国(今石川县)朝仓氏,因政局稳定,也吸引了众多公家“下向”谋生,以至今天该地区仍被日本人誉为“京文化的繁荣地”。

凡此种种,战国公家虽是被逼“下向”,但以今时的眼光来看,对那些公家来说貌似坏事儿的事儿,却是变成了好事儿,因为正是他们的“下向”,在教会那些土豪大名玩京城的名堂的同时,也把“京文化”带到了地方,不仅繁荣了地方文化,而且还使得各地方受益至今。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日本华侨报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