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温室效应真的对日本发生的异常天气有影响吗?关于今年记录的酷暑,专家假设在没有温室效应的作用下,对此进行分析显示同样酷暑的概率几乎为0%,证明了温室效应确实有影响。
今年夏天,琦玉县熊谷市的气温达到了日本观测史上最高的41.1摄氏度。另外,东日本的平均气温也成了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是创纪录的酷暑。
对此,日本气象厅讨论会表示:“由于特有气压分布和温室效应的影响下,造成长期气温的上升趋势”,虽然给出了这样的结论,但实际上并没有证明温室效应造成了多大影响。
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和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进行了假设,在工业革命前的温室效应没有发生且这种气象状况一直持续至今,在这基础上分析了今年创纪录的酷暑是否会发生的几率。其结果是,由于气压分布的影响,与常年相比容易有高温天气,但是如果温室效应不发生的话,今年7月高空的气温约低2度,今年这样创记录的酷暑发生的概率几乎为0%,这证明了温室效应确实存在影响。
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的渡部雅浩教授说道:“至今为止只证明了温室效应和异常气象的有关系。我更想通过研究得出对产生异常气象的风险,实际上存有多大的概率”。
探索温室效应影响的新方法
为了证明在现实中发生的酷暑和暴雨等异常气象中,温室效应发挥的作用,东京大学教授渡部等人的研究小组在分析过程中使用了“Event Attribution”。这个研究方法是在假定从工业革命前就没有温室效应作用的地球,与现实中有温室效应作用的地球进行比较,证明温室效应对个别异常气候带来影响的方法。根据温室气体的浓度和海面水温等数据进行100种模拟实验,分析气温和大气中的水蒸气量等,计算出特定的异常气象发生的概率之后进行比较。
据东京大学教授渡部的解释,如果使用“Event Attribution”,对于各种气象现象无法明确的温室效应影响便能用数值来证明,由于关系到具体的温室效应对策而备受瞩目。
西日本暴雨的雨量
因温室效应影响导致增加。据东京大学渡部等教授分析,明确了今年西日本暴雨的雨量在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增加了6%左右。
渡部等教授以6月28日至7月8日的期间作为调查,把九州到东海的地区分区,每个区域为五公里长的四方区域,假设温室效应没有发生的情况下,对雨量和温室效应作用的现实气象状况进行了雨量的比较。
假定温室效应没有发生时的雨量,在1980年以后的20年间,以上升的气温减去增加的大气水蒸气量为基础,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显示,11天内观测点的平均总雨量在没有温室效应作用的情况下为252.3毫米,而根据现实的气象状况分析的雨量为267.9毫米,明确了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雨量增加了6%左右。 这次是第一次展示温室效应对特定的暴雨存在高程度的影响。
渡部教授说:“如果说增加了6%的话,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数字,但是也要考虑到由于雨量提高,会导致更强烈的雨在更大范围内持续下去的情况。”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日本通平台签约作者发表,版权属日本通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