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大隐隐于市——探访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东京事务所

日本通·2020-06-26 13:14:39·文化
10万+阅读
摘要:6月的东京,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探访了隈研吾大师的工作室,并和他畅谈了有关建筑设计的理念及哲学思考。

他,设计了东京奥运场馆——新国立竞技场;他,设计了长城脚下的竹屋……国际上获奖无数;他用东方的原木与竹子,利用点、线、面的特点,巧妙设计建筑的光与影;他尤其注重屋顶、屋檐的设计,并努力在建筑中体现空间感;他让世界感受到了东方建筑的含蓄美,了解到建筑中蕴藏着禅道与哲学。他就是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

6月的东京,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探访了隈研吾大师的工作室,并和他畅谈了有关建筑设计的理念及哲学思考。

大隐隐于市——探访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东京事务所

隈研吾
  • 找不到的事务所

东京都港区南青山,时尚与繁华的象征之地。这里各大国际时尚品牌云集,就连许多商店的建筑、橱窗,也都是世界建筑大师们的作品。在这里随处走走,都会收获美丽与心动。

临近繁华大街的一条胡同里,笔者拿着事务所的地址迷茫了好久。这里既没有想象中的奇特、亮眼、别具一格的地标型建筑,也没有醒目的“隈研吾都市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楼标,原地转了两圈,除了身后的竹林让人觉得格外凉爽之外,完全没发现事务所在哪儿,一片迷茫。

走着走着,笔者发现有一个用粗木条拼搭成菱形方格的围墙,“竹子”“木条”都是隈研吾喜爱的设计元素,这里应该就是大师的工作室了。

满怀信心地走了进去,却发现是一家餐厅,心情不免又陷入低落。无奈,只能继续从门牌号码下手。突然,在靠近地面的墙角,笔者发现一个不太显眼的门牌号码,仔细对照地址,准确无误!可依然没有发现宽敞的大门,不敢确认这就是事务所。正在困惑,终于,旁边灰色墙面上一组用极细的线条刻画着的“KENGO KUMA & ASSOCIATES”的字母映入了眼帘,KENGO KUMA就是隈研吾的日文读音,笔者这才敢确认这栋灰色四层小楼应该就是他的事务所了。

  • “与邻为善”的设计理念

没有高大上的前台客服,在墙上找到了一个凹进去的不显眼电梯按钮,来到了约定好的事务所四楼。

大隐隐于市——探访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东京事务所

大隐隐于市——探访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东京事务所

事务所的大露台与露台外的竹子

电梯开了,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与楼下灰色门都找不到的电梯入口截然不同,这是一个非常开阔的大露台,露台外沿绿竹茂盛,映衬在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暗蓝色玻璃镜子墙上,宛如一幅天然的野外竹林画卷,如入世外桃源,让人豁然开朗。

露台中后方是一间玻璃大书房。书房以整面墙为书架,各式各样的日、英文版本的建筑类书籍琳琅满目。书架前是一张整洁宽阔的玻璃书桌,旁边摆放着各种材质、颜色、款式不同的椅子,充满了设计感。

正陶醉于这美景之中,隈研吾先生走了进来。

“这平台真敞亮,能在繁华的东京闹市中心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大露台太不可思议了。特别是这竹叶,生长的太是地方了。”笔者不由得感慨。

隈研吾先生一下子笑了,“这竹子是我设计的奥。”

“竹子也能设计?”

“嗯。竹子是旁边梅窗院的,而我设计了梅窗院”。

笔者这才恍然大悟。

梅窗院建于1643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日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早有耳闻日本很多著名的寺院出自隈研吾先生之手,没想到家门口的寺院也是他设计的。

隈研吾接着解释说,“我特意选了九州的黄竹。这种竹子粗壮、高大,生长快,很容易营造出竹林的感觉。中国好像也有很多这样的竹子。”

笔者不免从露台向下看去,一条绿色的竹林参道展现在眼前。参道入口处是寺院的大门。无论从门型还是门头的瓦片,都记录了岁月,充满了历史感。步入竹林,仿佛立刻踏入郁郁葱葱的清凉世界。微风轻拂,似乎能听得竹叶沙沙作响,而繁杂的心也在竹声中立刻安静下来,达到日本寺院追求的“静寂”的境界。

笔者不由得感慨这条竹林小道设计的独到:由于临街而建,因此,这条竹林参道对于寺院来说是与纷杂外界与静寂世界隔离的入口,而对于墙外路人则是天然的遮阳棚。更妙的是竹子顶端,天然展露于隈研吾事务所的大露台之中,真可谓一竹多得,实在是妙!

大隐隐于市——探访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东京事务所

梅窗院入口及外墙

隈研吾解释说,“其实,我的建筑设计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Make the good friendship with the neighborhood(与邻为善)’。梅窗院的竹林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路人纳凉、还可以与邻居共享,这不是很好吗?作为梅窗院的老邻居,我在接手改建方案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如何让这座古老的寺院在东京这座繁华的大都市中复活,发挥其古代作为文化场馆、教育场馆的综合功能性,同时还要考虑现实的住宅之需,将历史与现代结合都是思考的重点。

  • 大隐隐于市——消失于都市之中的建筑

“不仅仅是梅窗院,我一直主张,建筑不应该是孤立的,应当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如果你去过新国立竞技场,应该也能感受到我的想法。”隈研吾解释说。

东京新国立竞技馆是东京奥运会的主场馆,位于拥有大面积绿色树木有城市绿洲之称的明治神宫外苑旁边。隈研吾用来自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木材设计了奥运场馆的屋檐。五层场馆五层屋檐,每曾屋檐由一根根向外向下伸张的小径木组成。一根根小径木整齐地向外延伸,从下向上看宛如撑开的五层大伞。

大隐隐于市——探访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东京事务所

东京新国立竞技馆

隈研吾说,“整个场馆是以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为灵感建造的。每层屋檐向外、向下延伸,努力融入周边树木繁茂的明治神宫外苑之中。希望人们能见木思木,爱护环境,爱护森林。”

隈研吾接着说,“这种向下向外延伸的屋檐风格与欧美建筑大师们设计的向上向外延伸的体育场馆不同。20世界美国的建筑多强调‘张扬’与‘个性’,而我们东方人的哲学思想多强调“谦逊”与“融合”。因此,我希望我设计的建筑能消失在周围的环境之中,不突出外形的张扬与突兀,而是在与周边环境融合之中发挥建筑本身的作用与功能。”

笔者不由得又想起前几日去参观的明治神宫博物馆。完全掩映在神宫参道旁边的大树之之中。

“是的,明治神宫的屋顶我们追求极薄,希望他能掩映于旁边的绿树之中。”隈研吾说。

听到这里,笔者这才方然醒悟,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原来在繁华的南青山找不到隈研吾的事务所也是有深刻原因的。

大隐隐于市——探访建筑设计大师隈研吾东京事务所

明治神宫一角
  • 后疫情时代,都市建筑风格也要转换

不仅现在的建筑要消失,对于未来都市建筑设计理念,隈研吾也有自己的思考。隈研吾说,“疫情之后都市建筑风格或许会发生转换。今年以来的疫情可能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深刻体会,那就是大家已经发现不是非要到办公室才能工作,处处都可以成为办公场所。比如公园、都市广场、咖啡厅、家里……你可以站着、坐着、倚着……许多公共空间被赋予了新的功能。我想这种生活方式或许会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方向,将影响我们城市的面貌。”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民中国,作者:九宫星,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人民中国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