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 蒋丰 来源:日本华侨报网
记得那是一个雨天的午后,“退休不退岗”的王天佐行色匆匆,为“中秋明月祭大阪”的筹备工作特意从大阪赶赴东京。作为在日华侨华人交口称赞的民间交流友好活动,“中秋明月祭大阪”自2009年发轫,迄今已历时13年。
经过十几年持之以恒的坚守,“中秋明月祭大阪”不仅成为华侨华人团圆叙旧、寄托乡情的盛会,还成为日本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深厚内涵和丰富魅力的窗口。西日本中华总商会会长王天佐,同时也担任“中秋明月祭大阪”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承担着资金筹备、企划、招商运营等重任。
在异国他乡,将中国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打造成深受所在国民众认可和期待的文化标签,绝非易事。王天佐的身后,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和《日本华侨报》编辑部,记者对步履不停的“中秋明月祭大阪”执行委员长王天佐进行了专访。
三十年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1978年,王天佐成为大连外国语大学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届大学生,同年冬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制度破冰、探索创新,在华夏大地悄然发生着。百业待兴、人才竞求,大学毕业后,王天佐也带着“天之骄子”、“国之栋梁”的荣誉感,成为组织和领导重视的技术人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电子工业部在大连布局了十四个无线电厂,王天佐所在企业也是其中之一。为配合电子行业发展,他所在企业决定从日本引进57条技术先进的电容器自动生产线。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外汇有限,如此大手笔的订单,是国家“勒紧腰带”给予的支持。重任在肩,身为技术员的王天佐和同事前往上海机械学院、上海天和电容器厂“闭关”学习了三个月。他借鉴国内引进项目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搞清日方的运行原理后,制定了引进设备的验收标准,完成了厂房改建和设置安装图纸,组建了日本设备的维修保养团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仅仅半年后,王天佐所在的企业就实现了生产正常化,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质量达到了国际标准,获得海外订单,实现了出口创汇的愿望。王天佐并没有满足现状,在实践中,他深知中日之间存在着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的悬殊。此时,他心中燃起了科技强国的激情。
那时,人们常说“日本与中国之间存在三十年的发展差距”。今天的日本就是三十年后的中国吗?三十年后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抱着这样的念头,已近“不惑之年”的王天佐,踏上了自费留学日本的旅途。
三十年过去了,“三十年的差距”找到了吗?回首过去,对比今昔,王天佐感慨万千地告诉记者:如今,故乡大连已经拥有“航母制造基地”、“全省GDP NO.1”、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多个炫目的标签。大连有一万八千七百多家外资企业,其中,日本的企业有4800多家,是全球拥有日资企业第三多的城市,而这些数字每年仍在不断增长。
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遭遇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时代,却能够出任一家创业百年之久的老牌日企的常务理事,成为董事会中唯一的外国人,在赢得同业者尊重的同时,也赢得了日本社会的肯定。这是“打工皇帝”王天佐的成功经验,也映射出中国发展的轨迹,更给后来人一些参考。
泡沫破灭的那一刻,日本经济的天空“塌了”。倾盆大雨,无处可逃,此时王天佐在想:改变不了现实的话,只有改变自己。于是他重新选择目标、寻找的机遇。笃信“胜在起点,贵在高处”的王天佐,主动离开前东家,转而进入一家创业于1905年的传统商贸公司。
百年老商社固然有其独到的成功模式,但存在着思维固化、制度保守的一面。在推动中日贸易的过程中,王天佐引导日方重新审视中国的经济潜力和市场优势,成为推动磨合的润滑剂,消除误解的催化剂,增加信任的粘合剂。
“虚心坦怀”,日语的四字成语,中文也有对应的汉字释义。王天佐借助类似成语帮助中日两方了解彼此的商业文化和经营习惯,帮助中方学习和理解日方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王天佐认为市场机遇是通过细心观察捕捉的,智慧是知识的积累。他勇于开拓新的项目和贸易方式,不分生意大小,都做得“有声有色”。
牛蒡、萝卜等蔬菜,是日本人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中国原本不种植牛蒡,在日本市场上,有不少是中国台湾省出产的红土牛蒡,量少价高。1987年,王天佐看到了机会,数次带队前往中国,在连云港首先种植成功后,又推广到山东省各地,不久,中国产鲜牛蒡和加工品便成了日本市场的主流,而盐渍萝卜的畅销更是让提供良种和技术的鹿儿岛客户眉开眼笑。在王天佐的推动下,成功将牛蒡、白萝卜、胡萝卜、草莓、黄瓜等蔬果的日本特有品种引入中国,并通过大棚栽培和反季节销售开拓了中日贸易合作共赢的模式。
在日本深受欢迎的“大关”清酒,初入中国市场时也曾因“水土不服”而败走麦城。酒厂找到“中国市场专家”王天佐,请他想办法。王天佐另辟蹊径,使中国消费者喜欢上“大关”清酒。后来,他又推动“大关”清酒和大塚制药的功能饮料“宝矿力水特”等产品的中国生产线落地,进一步深化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共赢。
采访中,王天佐谈到了为了填补中国远洋金枪鱼捕捞的空白,进口专业捕捞船的故事。那还是在2001年,接到国内重托,收集资料请教专家,积累了充足知识的王天佐,却苦苦找不到日本制造的捕捞船。连“盟友”都劝他放弃的时候,王天佐却没有放弃。他编写了70余页的合同书,并委托神户商船大学教授3次飞往印度尼西亚验船,他的执著和信念终于得到回报。8月,由王天佐确认过中日英三种版本验船报告和国际证书,完成船名更改等程序后,日本制造的437吨级远洋金枪鱼捕捞船终于从印度尼西亚驶抵中国福建马尾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参加交接仪式并代表签字的王天佐,看着来之不易的巨轮,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第二年的6月,在静冈县清水港,当中国船东把满舱的海捕金枪鱼卸下船,王天佐满心欣慰。
当年那句“中国与日本存在三十年的差距”犹在耳边,只不过十几年的时间,这差距就大大缩小。其背后,有祖国繁荣复兴的勃勃动力,也有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努力。
在大阪升起中秋的月亮
由时任中国驻大阪总领事罗田广提议,在后任总领事郑祥林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中秋节,在大阪著名地标、曾经的日本皇宫难波宫遗址,第一届“中秋明月祭大阪”与关西的新老华侨和日本友人见面了。时任中国驻日本大使的崔天凯,发来了第一封贺词。
众人拾柴火焰高。关西地区几十个侨团侨社万众一心,十三年来,为“中秋明月祭大阪”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从筹备之时到召开之日,国侨办常给予指导,派遣中国厨艺团、淮扬料理美食团展示中华美食文化;大阪总领馆工作人员和家属不仅年年光临活动现场鼓舞助兴,还会提前举办庆贺会,为“中秋明月祭大阪”执行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加油打气,中日友人在轻松畅快的气氛中,进一步深化“交流友好,共建和谐”的理念。
王天佐说,“中秋明月祭大阪”能够陆续成功举办是因为,身后站着无数的奉献者和支持者。日和商事社长黄耀东和四国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嘉世维集团负责人张嘉树等企业家和侨胞,无论大环境是顺是逆,都竭尽所能、倾力相助。回顾“中秋明月祭大阪”十多年来的历程和涌现出的很多感人故事,王天佐真诚地感谢每一位为这一文化项目付出汗水的中国同胞和日本友人。
“中秋明月祭大阪”发展成为一种“民俗”,其影响力辐射整个日本关西地区,着实不易。在王天佐看来,“组织体制健康强力、各部门权责分明、财务公开透明、事务局雷厉风行,是‘中秋明月祭大阪’突破重重困难、不断创造辉煌业绩的关键”。
采访中,王天佐多次提到他在大阪大学留学时邂逅的那本杂志——《您好》,他曾应邀在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自己的留学感想《一位中国留学生的答卷》。杂志的创办者是日本人,同时,他也是一名曾经参加过四野的八路军。特殊的经历,让他对中国充满感情,屡屡对在日中国留学生伸出援手。后来,王天佐进入大阪教育大学攻读研究生,进入工作,两人始终保持良好的交流,留下一段中日民间交流的小插曲。
王天佐说,“一滴水,可以映出整个太阳。每一位海外游子,都是一名民间外交官,是鲜活生动的中国形象的代表,我们的言行传递着中华文明的文化魅力,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让世界了解今天的中国,一个有自觉担当的负责任的大国,是每一位炎黄儿女的责任。”
后记
采访临近尾声,身为“中秋明月祭大阪”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王天佐再次为自家文化品牌打起了广告。
由中国春晚知名导演和众多国内重量级艺术家加盟的“中秋明月祭大阪2021”正在紧锣密鼓摄制中,届时,将通过网络平台以全新的形式回馈全球同胞,再一次将中华文化魅力展示给全世界。
望着眼前干劲十足、“退休不退岗”的王天佐,记者紧紧握住了他的双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日本华侨报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