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公众号:情报姬(ID:paperji ),作者:花梨,日本通经授权发布。
猫meme,一类由原始猫meme素材(大多出口转内销)制作的,用可爱猫猫以及各种免费素材组合成的叙事视频,在阿B和油管上都非常火爆,相信大伙也都没少看。
从上个月流行以来,站内堆满了各种国内外创作者制作的属于自己的猫meme。
想象一下,如果要看一个完全相同的故事,大伙不一定会点开一个陌生人自己出镜或柠檬头西瓜头AI配音的视频,但一定不会拒绝那些由不同情绪的猫猫组合而成的小剧场。
通过猫meme讲述的故事能够让陈述者本身的形象模糊化,从而让观众能更加身临其境地共情主视角的情绪,不管是开心难过还是感到好吃都能够比普通的叙事视频放大好几倍。
当然,这样的效果也会导致大伙看一些比较特殊的猫meme时,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作者在苦中作乐,看着不仅完全笑不出来,还会真情实感地担心作者本人的精神状态,不知道在这些可爱猫猫的背后,作者到底用着怎么样的心情来做这么沉重的视频。
在百家争鸣的猫meme中,外国人各种原因来中生活的体验故事也非常受欢迎(其中,大伙最喜闻乐见的就是夸中国菜好吃的环节)。
而有一位记录自己在中国生活故事的日本单亲妈妈做的猫meme,因为其过于强悍的精神力和行动力,看傻了各路水友。
不是留学,也不是对中国有什么特别的感情,“猫猫的自言自语”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来到中国居住的理由单纯只是因为丈夫的事业调动,甚至根本就不乐意。
来中国之前一点中文都不会的她,为了融入中文环境找到工作生存,在一年的时间内,每天在做家务、接孩子去托儿所、吃饭睡觉之外,竟然还能挤出14个小时来学习语言。
我们能够在这个视频里窥探当时这位顶级卷王的生活:
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结婚已经10年的她与丈夫本就争吵不断。
不知道丈夫带着妻儿来到异国他乡生活的自说自话是否成为了导火索,拥有顶级行动力的“猫猫的自言自语”,在学中文考证并求职的那一年中,顺便跟丈夫离婚了。
在中国生活、工作的过程中,她见识到了许多在那个读空气文化盛行的故乡不可能存在的中日文化差异。
上班能嘎嘎炫零食水果,下属能够对上司直言不讳提出工作意见还不用说敬语,超市店员不用跟客人有过多交流也不需要出门谢客。
跳脱咱对樱花妹的刻板印象,真正来到人均豪放不拘小节的中国东北,她反而感觉松了一口气。
而在她无助彷徨甚至感觉有人身安全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善良的老百姓。
比如住她家楼下的大叔上来敲门投诉小孩乱跑扰民,正要指责妈妈管教不力时,被乖乖道歉的人类幼崽萌到,反而很开心地让孩子继续放飞自我了。
甚至在那个连我们自己人开着日系车都会遭遇打砸毁坏的特殊年代,也遇到了一位好心小哥给鼓着勇气顶着人身危险出门觅食的她给予安抚,还送了她一份章鱼烧(without章鱼)。
在纪录片中,接受跟拍的她向镜头直言,在中国生活的日子里,她曾被很多人的热情救活了无数次,这是在日本从未经历过的。
当被问到她选择继续留在中国打拼的理由时,她是这样回答的:
“曾经有一次,凉沙的朋友问她,凉沙家里是不是只有凉沙和妈妈呀?当时女儿什么也说不出来”
“如果女儿再次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我希望她挺起胸膛说:对啊”
“猫猫的自言自语”,以及许多和像她一样国籍敏感却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因为不同的理由在这个异国暂住或安家,几乎都经历着语言不通、在社会上无依无靠的双重困境。
在看这些讲述留中生活的猫meme切身代入他们的立场时,热心同胞的出现总会让我们感到翻倍惊喜与温暖,还带着些许的自豪。
与互联网上充满戾气与谩骂的声音不同,大多数的人在路上或生活中真正遇到这些旅居者时,除了或许感到有点新鲜之外,都希望他们能够打破对咱们的固有偏见,对脚下这片异国土地产生更多的好感。
也正如08年那首大伙都耳熟能详的《北京欢迎你》歌词说的那样。
时间已经来到了2024年,“地球村”这个虚无缥缈的概念早已离我们远去,文中这位靠坚强和生猛作息折服网友的妈妈也已经回到了故乡。
但不管是她在中国的这近十年生活收获的无数热情善意,还是近期因欧洲免签大量发生的各种“外国人第一次来中国旅游”视频的热度,都能印证一件事。
有人来“家里”做客,大伙终归还是会忍不住对客人释放热情,并为他们在咱家的所见所闻感到满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情报姬(ID:paperji )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