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劳动力不足”成为令和时代日本经济关键词

可妮兔·2019-05-09 10:00:00·社会
10万+阅读
摘要:久留米大学商学院教授塚崎公义认为,令和时代日本经济的关键词是“劳动力不足”。

自5月1日起,日本进入了新时代——令和时代。这当然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令和时代的日本经济会走向何方?对此,日本久留米大学商学院教授塚崎公义认为,令和时代日本经济的关键词是“劳动力不足”。

造成劳动力不足的根源是日本少子化和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安倍经济学时代,日本劳动力不足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而安倍经济学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很有限,日本人普遍没有经济过热的感觉。在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的仍然出现劳动力不足,根源还是日本已经长期存在的少子化和老龄化。

塚崎公义教授最初意识到日本会因为少子化和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是在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时候。虽然当时全球性经济危机规模和影响较8年前IT泡沫崩溃要严重的多,但现在日本的失业率和当时基本相同。

这是因为在8年中日本有大量的劳动人口达到退休年龄,而新加入就业市场的人却较少。因为劳动人口大幅减少,所以日本国内由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连锁反应所引起的失业问题并不严重。

塚崎公义教授认为,今后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还会更加严重。所以,即便现在再发生一次类似雷曼兄弟破产的全球性事件,日本的失业率也不会更高。

日本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不足带来的影响。问题的关键是老龄化。工业生产可以使用大量机器人抵消劳动力不足的影响。但照顾和看护老人则必须投入大量人力。在个人消费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劳动人口减少肯定会影响整体经济规模。

劳动力不足真的毫无益处吗?

提起劳动力不足,总给人一种负面的印象。但这其实只是对企业而言,对于劳动者,劳动力不足是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争夺工作机会的人少了。

劳动力不足使得失业者数量在实际中减少。之前不受市场欢迎的高龄人群和家庭主妇人群也会成为新的争抢对象。这样,只要有劳动意愿和能力的人都可找到不错的工作。

因为劳动力不足,企业会上调非正式员工的小时工资。因为非正式职员的供给受小时工资影响巨大。如果不上调就招不到人足够的人手。

所以塚崎公义教授预计今后日本非正式员工的时薪会上涨。为了吸引人们长期稳定工作,企业肯定会增加非正式员工转正的机会。这样拼命工作却不能转正的穷人也会因此减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长此以往,日本的黑心企业也会因为招不到人走向消亡。大学毕业生们不会迫于就业压力入职黑心企业,已经在黑心企业内工作的人也可以容易的找到新的工作。黑心企业也会被倒逼采取更多保障员工权益的措施来保证公司存活,逐渐变成正常企业。

此外,如果失业减少,为了应对失业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而投入的失业救济等财政支出将减少。间接节省了财政支出。劳动力不足也会促使企业提高自动化率,间接提高了日本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不仅如此,效率低支付不起高工资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被高效率的企业代替。优胜劣汰下,日本企业整体生产效率也会逐步提高。

劳动力不足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塚崎公义教授认为劳动力不足会提高日本社会的工资水平,从而抬高物价。所以如果认为“到目前为止经济形势在好转,日本整体物价水平也并未上涨,今后大概也不会上涨。”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

就工资上涨,塚崎公义教授认为,经济形势刚开始恢复时,就业市场整体还是供大于求,社会整体工资不会上涨。当就业市场开始趋向供小于求时,工资也不会马上上涨,对此普通劳动者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行业整体工资的提高会经历一段相对长时间的博弈。就像前段时间突然价格暴涨的日本快递业。开始时,行业内工资占成本的比例因竞争激烈程度等因素不同,业者间也有很大差异。行业提价也不是全部公司整体的行动,大部分公司也只是顺势而动。

虽然通货膨胀会影响到每一个人,但也不必过分夸大。因为物价是根据工资水平上升的,不会达到让普通大众生活困苦的程度。

另外,对于有高额存款的老年人来说,通货膨胀会导致其存款购买力下降,使他们的养老生活变得艰辛。塚崎公义教授建议日本的老人们可以将资产配置多样化,分散投资于股市和外汇,以抵御通货膨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日本通平台签约作者发表,版权属日本通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