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为防止随意买卖外国人银行账户,日本各地银行出台管理措施

可妮兔·2019-05-28 17:34:31·经济
10万+阅读
摘要:因许多留学生、技能实习生等外国人在在留期限届满后,没有注销银行账户便回国,导致网络上非法买卖银行账号的违法案件屡禁不止。为避免滋生洗钱等诈骗犯罪,日本各地金融机构开始重视外国人的银行账户问题。

近日,日本多地银行采取措施加强外国劳动者的银行账号管理。

因许多留学生、技能实习生等外国人在留期满后,没有注销银行账户便回国,导致网络上非法买卖银行账号的违法案件屡禁不止。近日,伴随着接收外国劳动者的新政策的陆续出台,为避免滋生洗钱等诈骗犯罪,日本各地金融机构开始重视外国人的银行账户问题。

多地增加强制注销账户的条款

千叶兴业银行(千叶市)的负责人表示,“如果回国的时候银行账户被转卖,很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例如欺骗客户,客户会误认为是正常的业务往来。”

千叶兴业银行从3月起要求外国人在开立银行账户时,要签订《报告书兼同意书》,在留期满时银行可强制注销账户。该同意书上包含姓名、住址、在留期限、工作地、留学地等基本信息。如果在留期满时无法联系到本人,银行在与登记的工作地、留学地确认后有可能会强制注销账户。

今年1月起横滨银行(横滨市)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在开立账户时客户没有异议的话,必须签订包含强制注销等内容在内的“交易限制”。在留期满或特殊永住者证明书有效期满尚未延期的,将按照“交易限制”的内容执行。

为防止随意买卖外国人银行账户,日本各地银行出台管理措施

反洗钱工作已经成为全世界金融行业的共同课题。应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工作要求,日本政府最晚将于今年秋天开展反洗钱的审查工作。日本各地金融机构之所以纷纷采取措施,是因为2018年2月日本金融厅出台了新方针,要求各地进一步强化反洗钱工作的实施工作。

越南劳动者不断增加

洗钱问题滋生的背景主要是外国留学生、技能实习生的银行账户买卖现象的泛滥。不少外国人为了赚取生活费设立了账户,在回国时将不用的工资账户转卖给他人可以小赚一笔,因此滋生了犯罪问题。

最近越南人的账户数量不断增加。据日本警察厅的调查显示,2018年警方已经掌握的非法的562个账户中,有62.8%的账户登记者是越南人,14.8%的账户登记者是日本人,13.3%账户登记者是中国人。曾经中国人的账户排名处于首位,如今情况已经发生了转变。

在日越南人通过收费制会员SNS交流网站 “流通”这些非法账户,一个账户大约可以卖到几万日元,经常有一个人卖掉多个账户的事件发生。

虽然很多金融机构通过发放越南语、汉语的宣传单提醒大家“买卖账户是违法的”,但是这一措施并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

为防止随意买卖外国人银行账户,日本各地银行出台管理措施

遏制账户买卖的非法交易需多方努力

北洋银行(札幌市)的负责人说:“外国人基本上工作都很认真。如何确认买卖账户的人是个问题。”去年10月,北洋银行也采取了措施,在合约中加上了超过在留期限的外国人可能会被强制注销账户的条款,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生注销账户的情况。

外国劳动者向家乡汇寄生活费等账款是正常的交易行为。在开设账户时银行工作人员会仔细确认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要开立账户?”“发工资的公司是哪一家?”“计划要工作到什么时候?”等。之后会向客户出示相关的确认书,增加客户对银行的信赖感,这一做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但是,仅仅依靠金融机构把关是不够的。虽然日本政府表面上没有承认,但大量招收外国技能实习生、外国留学生实际上是为了增加单纯劳动力而开设的“后门”,这已经是公开的事实。残酷的劳动环境导致不少实习生失踪,犯罪组织也趁虚而入。

日本经济学专家田边裕晶认为,在改正出入国管理法实施后,日本政府要求企业给予外国劳动者同等的待遇,为防止中介非法谋取利益,个人必须向留存交易记录的银行账户汇款。要想让防止账户买卖的政策真正产生实效,需要整个业界齐心协力,共同采取措施应对。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日本通平台签约作者发表,版权属日本通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