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为何崇德天皇死后成为“日本三大怨灵”之一?

yimu·2019-09-16 10:11:00·文化
10万+阅读
摘要:在日本历史上,菅原道真、平将门、崇德天皇三人被称为“日本三大怨灵”。他们死后,给日本朝廷带来了重大灾祸,致使日本陷入了生灵涂炭的混乱局面,直到他们被当做神灵供奉后,日本才迎来了和平年代。

为何崇德天皇死后成为“日本三大怨灵”之一?

崇德天皇御庙

怨灵,是指死前带有很大的怨气,这股怨气致使死后不能正常地投胎转世,而化身为魔,为害人间。在日本历史上,菅原道真、平将门、崇德天皇三人被称为“日本三大怨灵”。他们死后,给日本朝廷带来了重大灾祸,致使日本陷入了生灵涂炭的混乱局面,直到他们被当做神灵供奉后,日本才迎来了和平年代。

9月14日(旧历8月26日)是崇德天皇的忌日。崇德天皇自5岁起便继承了天皇之位,但在他22岁那年,鸟羽上皇废除了他的天皇之位,改立其弟弟体仁亲王为近卫天皇。因为是由弟弟继位,崇德天皇也失去了成为上皇乃至法皇的机会,从此便远离政治,直至后期发动政变,政变失败后被流放幽禁至死。

●身世之谜——称自己的侄子为父亲

崇德天皇自出生以来就非常可怜。崇德天皇是白河法皇与待贤门院乱伦所生,因白河法皇当时已是太上皇,而待贤门院是白河法皇的孙子鸟羽天皇的妻子,因此,崇德天皇从一出生便要称自己的侄子(鸟羽天皇)为父亲。

鸟羽天皇也因崇德天皇是自己的“叔叔”,再加上对禅让(迫于白河法皇的权威,让位给崇德天皇)一事极为不满,故白河法皇驾崩后,鸟羽天皇心生怨恨,逼迫崇德天皇退位。

●崇德天皇和后白河天皇的兄弟之争——保元之乱

用一句话概括崇德天皇为什么会变成怨灵的话,可能正是由于同弟弟(白河天皇)之间的激烈矛盾争执造成的。

崇德天皇的政治生涯虽然开始的很早,但是结束的也很早。 崇德天皇即位时只有5岁,当时其曾祖父(实则为崇德天皇之父)白河法皇健在,白河法皇迫使鸟羽天皇让位给幼小的崇德帝,这件事让鸟羽天皇感到非常不满,他开始更加痛恨崇德天皇。以至于白河法皇驾崩后,鸟羽天皇立即疏远了崇德天皇,并逼迫其退位,让与其弟体仁亲王(近卫天皇)。据悉,即位之时近卫天皇只有2岁,近卫天皇从小体弱多病,以至于年仅16岁就驾崩了。随后,朝廷开会商议新君人选,众臣打算让崇德天皇复位或由其独子重仁亲王即位,却遭到鸟羽天皇的极力反对,最终让崇德天皇的同母弟弟后白河天皇即位。鸟羽法皇死后,崇德天皇与后白河天皇兄弟俩为了皇位展开激烈的争执,史称保元之乱。

保元之乱不仅限于两兄弟之间的争斗,更牵扯到朝臣藤原氏、平氏和源氏之间的斗争。皇室和朝臣各怀鬼胎,使得“保元之乱”演变成平安时代的一场大乱斗。

●被流放至赞岐国

“保元之乱”以崇德天皇的失败而告终。崇德天皇在数十名武士的押解下乘船流放赞岐国(香川县),时人称之为赞岐院。崇德天皇到达赞岐国之后,过着软禁般的生活。他内心满怀没能见到亡父·鸟羽天皇的遗憾和哀伤,期盼能回到京都,却迟迟未能如愿。于是他投身于佛教信仰之中,愿往生极乐世界,抄写了五部大乘经(法华经、华严经、涅盘经、大集经、大品般若经)献上京都(有用墨抄写和用血抄写两种不同版本的说法)。希望借此赎罪,并恳求朝廷将佛经送往京都纳于寺中。但后白河天皇怀疑他是在诅咒自己,拒绝接受并退还了回去。此后崇德天皇对后白河天皇恨之入骨。从被退回手抄版佛经的那一刻起,崇德天皇开始真正走上通往怨灵的道路。

为何崇德天皇死后成为“日本三大怨灵”之一?

香川县坂出市 白峯御陵

●崇德天皇死后成为怨灵

愤懑不平的崇德天皇发愿"愿为大魔王,扰乱天下。以五部大乘经,回向恶道。为君戮民,为民弑君”。从此不理发不剪指甲,变成天狗的模样。崇德天皇死后也不被允许回京,就葬在赞岐之地。后来,在这个地方修建了白峯御陵。

崇德死后日本灾祸不断,京城遭遇大火,频频发生动乱,曾经与崇德帝对立的朝臣接连死亡,人人畏惧崇德天皇的怨灵。感到害怕的白河天皇在当初保元之乱的战场上修建了“崇德御庙”,为供奉崇德帝的亲笔书稿还专门建造了观胜寺(与安井金比罗宫相连)。尽管如此,京都的动乱还是没有平息,直到后白河天皇去世,崇德天皇的怨灵一直作祟。人们畏惧崇德的咒怨,称其为“日本国大魔缘”和“祸崇神”。

为何崇德天皇死后成为“日本三大怨灵”之一?

●每100年举办一次“式年祭”

迄今为止,度过悲惨一生的皇族有很多,其中也不乏死后化为怨灵的皇族,但大多数怨灵在自己仇恨的人物死后就逐渐消散了。唯独崇德天皇在后白河天皇死后依旧被人们所畏惧。二条天皇(后白河天皇的下一任天皇)在崇德天皇遗体的存放地修建了白峰宫。随后,源赖朝为了镇魂,修建了崇德帝的御陵·成胜寺(现已废除),祈祷天下安宁。现在京都祗园歌舞练习场内仍保留着崇德天皇御庙,在这里还供奉着崇德天皇的宠妃·阿波内的遗发。如今京都地区只有这一处御庙。

此外,京都地区每隔100年还会专门举行一次式年祭(为祭奠历代天皇、皇太后、皇后等,在一定年份定期举行的祭祀)。据悉,举办700年式年祭之时正值日本幕末动乱时期,孝明天皇担心会发生大灾难,决定在京都修建神宫,将崇德天皇的灵位从赞岐带回京都进行祭祀。然而在宫殿建成前孝明天皇驾崩,于是由明治天皇派特使去白峯御陵将崇德灵位接到京都的白峯神宫里供奉。

仔细想想,在崇德天皇死后,他的诅咒开始应验,天灾,人祸不断。京都朝廷十分惊恐,给崇德加封号,建神社,但灾祸却丝毫没有停息。随后,日本武士兴起,幕府掌权,天皇大权旁落,也都一一应验了崇德的毒誓。直到明治天皇在即位前派特使去白峯御陵将崇德灵位接到京都的白峯神宫里供奉,日本才算迎来短暂的和平。

为何崇德天皇死后成为“日本三大怨灵”之一?

京都白峯神宫 蹴鞠碑

而如今,曾经的波澜壮阔早已消散不见,现在的白峯神宫已经变成运动员和球类运动爱好者常来祭拜的地方(因为白峯神宫所在地的原址,本是宫廷蹴鞠大家·飞鸟井家的宫邸)。相信,崇德天皇的怨力也早已得到释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日本通平台签约作者发表,版权属日本通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