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许多父母热衷于子女的教育,但在他们的指导下,很多孩子失去了本该拥有的活力。日本职业家庭教师集团“名门指导会”负责人西村则康指出,“如果用大量的学习和严密的管理从精神上把孩子逼上绝路,那就是‘教育虐待’。父母和孩子都难以自知,这是最可怕的地方。”
即使是30分钟的“发呆”也决不能容忍
最近,“教育虐待”一词开始引发社会关注。
说到虐待,很多人都会联想起“废柴父母”,这类父母对孩子施加暴力、进行辱骂、不管不顾。然而热衷于子女教育的父母看似与之相反,容易被认为是替孩子着想的“好父母”,但他们从精神上把孩子逼上绝路,与前者并无区别。
西村则康先生曾去Kazuma家拜访。Kazuma是一名即将小升初的5年级学生。父母都是高学历,对Kazuma的教育非常关心,从一年级开始就让他上补习班。
Kazuma的妈妈总想让他分秒必争地学习。通常人们认为学习2个小时,需要休息30分钟,因为这30分钟对孩子来说是放松时间,可以劳逸结合。但即使向Kazuma的妈妈提出这样的建议,她也不予理睬,连那30分钟也不让孩子休息。她觉得,“如果有发呆、玩耍的时间,就用来好好学习吧!成绩上不去是因为不够努力!”
这类父母认为与其让孩子休息,不如在这30分钟里好好学习,再上两个课程……他们相信多学习就能提高成绩。
明明很努力成绩却上不去的原因
Kazuma虽然按照妈妈的要求学习,但从他的神态里并看不到什么活力,因为对他来说,还有漫长的一年要熬。
很多妈妈去咨询应试指导的问题,问得最多的是:“孩子明明很努力,成绩却不见提高……我该怎么办呢?”
在长年从事应试指导的西村则康先生看来,成绩不佳的原因大多归咎于错误的学习方法,其中有很多是过度学习。强迫孩子学习的父母大多都有过“自己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经验。高学历的Kazuma妈妈之所以执着于“量”,也是因为她深信自己是通过大量学习才获得了成功。
但是,并不能勉强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如果让孩子学习到深夜,第二天一定会萎靡不振。热衷于子女教育的父母们完全没有“劳逸结合 ”的想法。
过度学习“特长”会剥夺“玩”的机会
过度要求孩子的事不仅限于学习。最近,越来越多的父母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各种“特长”。在网络普及、信息泛滥的今天,很多父母被育儿相关的信息牵着鼻子走。
父母们如果知道“大部分东京大学的学生小时候都在学习公文和钢琴”的话,就会毫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兴趣,直接把他们送去学习公文和钢琴。如果传出“4年级想进入人气应试补习班的话,就得从低年级开始争取名额”的消息,父母们就会争先恐后地送孩子去补习班。比起原来,似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无论做什么事都得趁早。
西村则康表示,并不是想说让孩子学习特长不好。他觉得只要孩子感兴趣就可以让他去学。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为什么呢?因为从小开始“填鸭式”的学习会剥夺孩子的自由。
对孩子们来说,玩也很重要。孩子们通过玩耍,可以学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东西。即使是玩捉迷藏,怎样才能不被找到,怎样才能让游戏更加好玩,躲在什么地方会变得更刺激等,都要考虑之后再行动。另外,孩子之间难免会有争吵,这时他们就要去思考该怎么处理。通过玩游戏,判断力、问题解决能力、预测能力、想象力、表现力等都可以得到锻炼。剥夺“玩”的机会本身就是教育虐待。
不玩耍的孩子,五年级就停止成长
不玩耍的孩子缺乏想象力,只会做父母让做的事情,也只会解答补习班学到的东西。缺乏应用能力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在某个地方碰壁。从小开始上各种补习班的孩子,在小升初考试中,到4年级为止的基础性学习都能应付。但是,5年级以后一旦要求应用能力,他们就会止步不前。
热衷于子女教育的家长虽然从小开始在教育上投资了很多钱,但孩子成绩始终没有提高。相反,在孩子成绩下降时,却增加孩子的学习量。然后对自己不如人意的育儿感到烦躁。
其实,母亲若是不高兴的话,孩子成绩也很难提高。对于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母亲是比任何人都重要的存在。如果母亲因为自己的事情而焦躁不安,孩子就会手足无措。让年幼的孩子陷入如此境地也是一种教育虐待。
“通过努力获得成功”——言语苛责型父亲
实施教育虐待的不仅仅是母亲。提到小升初考试,很久以前还被认为是母亲和孩子的两人三足比赛。但是现在,随着双职工家庭的增加,热心教育的父亲也在增加。
实施教育虐待的父亲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言语苛责型,另一种是管理过度型。
言语苛责型父亲,大多拥有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经验。他们经常说:我上学的时候拼命努力学习,所以既能进一流的大学,也能进一流的企业,因为我能做到,自己的孩子肯定也能做到。特别是对儿子,这种倾向非常强烈。
“为什么不明白?”
“我小时候,这种问题轻而易举就解决了。”
“成绩上不去是因为不够努力。”
“是我生的话就能做到。”
“你不像是我生的。”
不管他的语气是强硬的、冷静的,还是开玩笑的,对于一个听过无数次的孩子来说,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引起对方厌恶、痛苦时,已经是典型的教育虐待了。
用excel详细管理学习日程
算数训练15分钟,理科复习45分钟,语文单词30分钟……有一些父亲在excel中排满一天的计划,并强制要求孩子执行。为小升初考试制定学习时间表是可取的,但如此详细的日程安排却让孩子们郁闷不已。这类父亲的共同点是,让做的“量”多,每项活动分配极短的时间。和前面提到的让孩子过度学习的母亲不同的地方是,此类父亲想要对这些事项进行精细的管理。
但是,孩子在执行时没有达到预期,勉强完成的话,心情就会变得焦躁。一浮躁,计算就会出错。因此,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好好地重新检查就好了,但“填鸭式”父亲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打算让孩子加快解题速度,从而腾出时间检查。
这明显是商业思维,并不适用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明明是自己制定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训斥没有达到要求的孩子。这也是教育虐待。
孩子无法为了“遥远的未来”而努力
小升初考试的学习准备时间有三年。从大人的角度来看,区区3年而已,孩子们应该会努力的。但是,即使对于临近考试的6年级学生而言,也只能努力做到完成下周的事。4年级学生的话,今天的事情能完成已经够呛的了。
不是努力和干劲不足。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像大人一样具备预见未来的能力。孩子无法做到为了遥远的未来而努力。但是,对于稍稍能预料到的事情,是可以付出努力的。这就是在小升初考试中提高成绩的秘诀。
所以,日程安排也最好不要提前。一旦决定了要做什么,孩子就会在那个时候失去干劲。如果要制定日程的话,一星期的就可以了。这时,让孩子拥有自由把握的权利是很重要的。决定学习时间的话,一定要让他决定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如果觉得日程安排不合理,就和孩子商量修改。不要认为决定了的事情理所当然都要做到,希望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并给予认可。
是否想借用孩子来消除焦虑?
想让孩子参加小升初考试的父母,很多都是热衷于子女教育的人。还有很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成果。因此,容易产生“只要努力,梦想就会实现”的想法。但是,冷静下来追忆往事时,那时的自己真的是小学生的自己吗?难道不是初中生或高中生的自己吗?如果那不是小学时的事,最好不要作为参考。希望在对待孩子时,能认真对应自己的小学时代。
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另外,不同的孩子,成熟程度有所差异。因此,光靠努力是无法成功的。强迫孩子完成努力也达不到的事时,违背了孩子的意志,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时,只不过是把自己的不安感和虚荣强加于孩子身上罢了。
父母要承认自己的不成熟
如果觉得孩子无精打采,看父母的眼神变得憎恶,就应该怀疑其遭受了教育虐待。小升初阶段,因为孩子还小,无论如何都需要父母的支持。因此,希望父母在为了孩子不断努力的同时,也能时常意识到努力的方向是否错了。例如,是否能察觉给孩子安排的任务是不是过重了,或者刚才是不是说了很难听的话,等等。如果发现了,每次都要向孩子道歉。希望父母能承认自己的不成熟。而且,无论多么小的事情,只要孩子努力了,就认可他的努力,并给予安慰和鼓励。
小升初考试不是为了打击自己的孩子,而是为了扩大自己孩子的可能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日本通平台签约作者发表,版权属日本通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