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深入贫民窟三年半,她带我们看见真实的印度

新经典文学·2021-06-18 13:25:48·图书
10万+阅读
摘要:看到是改变的前提,这或许就是意义。

在孟买国际机场——象征孟买国际化大都市身份的“新门户”——西装革履的商人迈着匆忙的步子,准备前往下一个国家,开展一分钟几百万上下的生意;兴奋的游客走出航站楼,嗅着浓郁的花香,涌入四周玻璃闪耀的豪华酒店。

深入贫民窟三年半,她带我们看见真实的印度

(印度“新门户”——孟买国际机场)

仅两百米开外,又是另一个世界:

三百三十五间歪歪斜斜的铁皮棚屋里挤住着三千人;

屋子旁的污水湖堆满垃圾和动物尸体;

老鼠东奔西跑,毫不怕人,时不时还在人身上咬上一口;

公厕无人打扫,秽物横流;

连自来水都是限时供应。

这里是一座名为安纳瓦迪的贫民窟——拾荒者、零工、小偷、无家可归者的家。

深入贫民窟三年半,她带我们看见真实的印度

(从飞机上看到的孟买贫民窟)

机场管理局生怕这幅景象毁了国际友人对孟买的第一印象,在道路一侧竖起贴满意大利瓷砖广告的护墙,金黄的底图上一遍又一遍地写着“永远美丽”。

往来机场的人中,没人能看到那个躲藏在“永远美丽”背后的另一个世界。

  • “在这里,财富不是来自人们做了什么事或做得多好,而是源于他们避开了多少意外和灾难”

1991年,一群来自印度南部的民工在维修完机场跑道后,决定留在孟买。

他们看中了国际航站楼对面的一片灌木林地,于是动手砍倒树木,填充沼泽。一个月后,一个用竹竿和水泥包装袋临时拼凑而成的聚居区形成了。

十几年来,在城市打拼的人把挣来的钱寄回家,在老家盖起牢固的新房,吸引一批又一批心怀抱负的人涌入孟买。

和农村的赤贫相比,能住进孟买贫民窟就象征着一种成功。

深入贫民窟三年半,她带我们看见真实的印度

(政府推算印度农村地区每年平均有一千起农民自杀案)

他们并不知道孟买生活的残酷:统计表明,孟买居民的平均寿命比全国平均值少七年。

赚钱更是难上加难。安纳瓦迪的三千居民中,只有六人有固定工作。其他人,要么拾荒;要么每天早上冲到机场附近的十字路口,和上千名没有工作的男女竞争临时工作。

除了激烈的竞争和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工资过低,阻碍他们增加收入的事物清单上还有:

在贫民窟巷弄肆虐的各类传染病;

雨季。大雨会影响干活儿,而一旦发生洪灾,基础设施极不完善的贫民窟便首当其冲;

警察。上门收保护费是家常便饭;

官方。除非竞选期间需要选票,底层居民的死活无关紧要。

居民们已经习惯生活中充满变数。用他们的话说,“在安纳瓦迪,财富不是来自人们做了什么事或做得多好,而是源于他们避开了多少意外和灾难。”

  • “由于世界的运作方式,我没办法成为更好的人”

这句话放到侯赛因一家身上再合适不过。

靠大儿子阿卜杜勒埋头苦干回收废品,他们攒钱付清了一块地的订金,憧憬着早日离开贫民窟。

可一场意外的争吵过后,朝夕相处的邻居又把他们拖回到苦日子的旋涡中。

当“呼”的一声、小小的轰隆声和“我妈着火啦”的尖叫声一同响起时,阿卜杜勒刚安好母亲梦寐以求的厨房置物架。

完工的喜悦很快变成惊慌。随着邻居们赶来救人,阿卜杜勒的姐姐冲着弟弟喊:“快跑!她说过要让我们自投罗网!”

那天下午,阿卜杜勒安装架子时敲坏了隔开自家和邻居“独腿婆子”法蒂玛家的劣质砖墙,砖里的沙子掉进了法蒂玛的碗里。双方吵了起来。

一怒之下,法蒂玛把煤油浇在头上,点燃火柴,然后用水浇灭。在警察的调查中,她诬陷侯赛因一家是凶手。只是她没想到,自己最后会因为伤口感染死在医院。

警察不在乎一个残疾女人为何被烧,他们只想从中获利。被关押后,阿卜杜勒和父亲被毒打,要想避免更多刑罚只能交钱了事。

深入贫民窟三年半,她带我们看见真实的印度

(电影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不只警察,负责搜集证词的特别执行官、为嫌犯开具未成年证明的医生都提出交钱才能办事,甚至有邻居以帮忙调解为名暗示给钱。

为了救丈夫和孩子,阿卜杜勒的母亲不得不花光积蓄、卖掉屋后存放废品的棚子,拿钱给索贿的警察、出钱请律师。原本要买的那块地只好放弃。

一家人又回到了一无所有的起点。

阿卜杜勒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无能为力:“由于世界的运作方式,我没法成为更好的人。”

没人关心这场悲剧的真正原因。法蒂玛的复仇源于嫉妒,嫉妒侯赛因家的生活蒸蒸日上,而这好运似乎永远掉不到身有残疾的她的头上。

人们通常认为,同样身处困境的人会互帮互助,可生活在底层的人并没有团结起来,斗争从未发生在不同阶层之间,贫民窟和豪华大楼仅相隔一街,却相安无事。

  • “对穷人而言,贪腐可能是仍未消失的一个机会”

有人深受贪腐和底层互害之苦,有人却在其中看见了机会。

侯赛因一家面临牢狱之灾时,主动提出帮忙调解的那位邻居是阿莎·瓦根卡。

这不是阿莎第一次帮邻人解决问题。有老妇人找不到活儿干,她动用关系替她找到一份临时工作;有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顾,她拉着孩子送到孤儿院;有妇女卖身养家让家人不满,她帮忙出谋划策。

做这些只是出于好心吗?当然不是,再穷的人她也能从他们身上捞上一笔,即便一时拿不出钱,日后也会记着她的好处。

关键在于,这么做有助于竖立威望,而任命贫民窟管事的市政代表看重这份威望。

阿莎是安纳瓦迪最有野心的女人。她瞧不上侯赛因家的废品生意,更不愿像其他女人那样靠穿金盏花花环或给工厂做计件零工赚钱。她要成为贫民窟第一位女管事,通过政治踏入印度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

为了实现目标,她不惜敲诈邻人,甚至出卖自己的身体。得来的好处却很实在。

深入贫民窟三年半,她带我们看见真实的印度

(电影 《白虎》)

在贪腐的底层城市,机会分配往往是内线交易。和政客攀上关系,不仅让她以四年级学历获得幼儿园老师的教职,还让她有机会和他们联手,在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扶贫项目中分得赃款。

这些赃款让她家拥有了安纳瓦迪的第一台电视机,铺上了瓷砖地板,也让她一路把女儿送进大学,成为贫民窟第一个女大学生。

阿莎知道这些都是腐败的手段,但如果那些大人物说这么做是对的,又怎么能说她做错了呢?

尽管贪腐对多数人而言只有负面意义,但在安纳瓦迪这种被贪腐窃取了许多机会的地方,对穷人而言,贪腐反倒是所剩不多的真正机会。

二十岁的阿莎,是个穷困的、没受过教育的农民;

而四十岁的她,虽然还只能住在底层贫民窟的公厕边,却把自己的女儿送进了大学,半只脚踏进了上流城市。

  • “白人女疯子”

走到“永远美丽”那堵墙背后,看到安纳瓦迪,写下阿卜杜勒和阿莎故事的人叫凯瑟琳·布。

多年前,凯瑟琳爱上了一位印度学者,随他来到孟买。

当时,印度在全球化浪潮中成为新兴经济引擎。

凯瑟琳在报道中看到的印度总是充满希望:普通人在IT行业摸爬滚打后改变命运;慈善机构向身陷贫困的人伸出援手……

但这些“成功故事”代表全部吗?

此前,凯瑟琳一直在美国报道穷人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困境。来到孟买,她也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生活在高楼大厦阴影之下、占据城市多数,却极少被主流媒体报道的那些人。

深入贫民窟三年半,她带我们看见真实的印度

(凯瑟琳·布在安纳瓦迪)

初到安纳瓦迪,金头发、白皮肤的她被贫民窟居民看作附近五星级酒店的游客,人们会指着她喊:“快看那个白人女疯子。”

他们没想到,这个“女疯子”一待就是三年,更没想到,自己会和她成为朋友,愿意向她讲述生活中的不如意,吐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凯瑟琳把她看到和听到的一切记录在自己的处女作《美好时代的背后》中,用坦率而客观的笔触,还原印度社会的真实样貌,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美好时代,有一群人从未被时代眷顾,被抛在一边。

深入贫民窟三年半,她带我们看见真实的印度

他们寻得的机会无法帮他们抵御生活中不断来犯的各路风险,他们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彼此激烈竞争,甚至,他们拥挤的生存空间也要为城市的发展让路。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在那个下沉的世界里奋力向上。

凯瑟琳离开之前,一辆推土机推倒了那面“永远美丽”的遮羞墙,接下来,三百三十五间棚屋会被更多酒店、办公大楼和主题公园替代。

安纳瓦迪居民的生活,就像被填平的污水湖,在官方统计数据中不会留下一丝痕迹。

尽管安纳瓦迪只是孟买的一个小小贫民窟,曾经深入多个底层社区的凯瑟琳,还是对它和其他贫穷社区之间具备的共同点感到震惊。

安纳瓦迪居民的生活又岂止仅存在于印度。

文字之外,生活还在继续。未来像一辆总是错过却可以追着跑的公交车,没人会放弃追逐:出狱后的阿卜杜勒开着拉货的板车重新上路了;精明强干的阿莎还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阿莎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做了老师,为了让更多贫民窟孩子拥有选择的机会……

这些记录有什么意义?

用凯瑟琳的话来说:“很少有报道可以改变世界,但如果改变发生,也是因为有人能更好地了解到一无所有的人们正在经历什么。”

看到是改变的前提,这或许就是意义。

- 本文书单 -

深入贫民窟三年半,她带我们看见真实的印度

《美好时代的背后》

[美] 凯瑟琳·布

比尔盖茨、欧巴马推荐!

美国国家图书奖作品,

书写大城市里小人物的生与死;

在这里,所谓体面的生活,

不是来自人们做了什么事或做得多好,

而是源于他们避开了多少意外和灾难

★ 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书写大城市里小人物的生、死和希望

★ 历时三年,访谈百位都市边缘人,参考三千多份政府档案,揭示一个美好时代的丑陋侧影

★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不被时代眷顾、被轻贱无视的人,也有某种人生和梦想 ?

★ “至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印度的最佳报道”(《纽约时报》)。

★ “乔治·奥威尔最出色的追随者”(《全国邮报》),普利策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国家杂志奖得主处女作及代表作

★ 入选《时代》周刊近10年最好的10部非虚构作品,比尔·盖茨、奥巴马、阿马蒂亚·森推荐

★ 《纽约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奥普拉杂志》《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二十多家权威媒体年度最佳图书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新经典文学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