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日本通·2025-04-24 09:00:00·社会
1.1万阅读
摘要:无论是留学、工作还是旅行,在日本生活难免会遇到健康或安全问题。由于语言、文化和制度的差异,提前了解一些实用信息能让你在紧急情况下更加从容。

讲着敬语的护士将餐后药物和温水轻轻递到我手上……车祸带给我的不止伤痛,还有极致的日式医护体验。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笔者所在的医院外景

2024年夏天,在华北平原长大的我像往常一样骑车在日本温泉乡——大分县的街头。那天下着小雨,地面湿滑,我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骑车匆忙往家赶。和国内道路规划不同,日本城镇的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没有护栏隔开,而步行道旁则是湿滑的山体一侧。在长长的下坡路段上,自行车不受控制地变得越来越快。我匆忙的一个“刹车”,突然间,车把偏滑、车身带人翻起,“砰!”一声巨响,我的身体被一股巨大的冲击力撞飞,一个跃空重重摔在地上倒在了路边的血泊中。    

模糊中,我听到周围人的尖叫、刹车声、日语急促的呼喊……鲜红的血液哗哗的流出来,然后,世界陷入昏暗。那时的我还没有想到接下来是一场昏迷、急救、护理与恢复的特别之旅。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昏迷中的世界:

日本人帮我“捡回一条命” 

昏迷是一种奇妙的状态。你似乎没有意识,却又好像能感知到周围的一切。

「大丈夫ですか?!」(喂——没事吧!)

「頑張って!今から救急車を呼びます!」(坚持住!我马上呼叫救护车!)

我想出声回复“谢谢”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只能感觉到血液的外涌。当我再次隐约恢复意识后,已被送达某个医院,头部也被什么东西完全遮盖住。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我听到医生用日语快速交流:

「自転車で下り坂から転んだそうです。」(听说是从自行车上滚下坡道的!)

「結構やばいですね。すぐ転院して手術を受けなきゃ!」(受伤情况太严重了!直接送往市医院住院手术为好。)

我想喊,想告诉他们我能听见,但我的身体完全不受控制。随即迅速赶来一批医护人员把蒙着眼睛的我抬到了转运车上。不知是否是身体虚弱的原因,我在被推上转运车之后又昏迷过去没有留下一点记忆。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笔者在的抢救科

「骨折と擦り傷の出血、緊急手術が必要です!」(骨折和大面积外伤出血,需要紧急手术!)   

「家族に連絡できますか?」(能联系到家属吗?)

「いえ、意識不明、外国人らしいです。」(意识不明,好像是外国人。)

我又一次在医生的呼喊声中恢复了意识,却没有力气说话。半梦半醒中的我只能感觉到身体四肢被扎上针,伤口皮肤被掀开。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日本医疗的细节:

那些让我震撼的体验

不知过了多少小时,醒来后的身体没有一点力气,记忆也出现了断层。我记不清一路发生了什么,甚至一度以为还在中国。更可怕的是,插着氧气管苏醒过来的我发现自己的语言系统混乱了——我想不起中文词汇。医生告诉我,这是外伤性失语症,需要训练和时间。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月,医护人员陪我在病房里度过了漫长而难忘的康复疗养时光。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医院个人病床

转到普通病房的第一天,负责我的护士身着淡粉色护士服,到病床前轻声细语进行了一番自我介绍。先是像哄小孩子一样与我温柔交流了验血、输液、服药等每天的流程,随即开始了“过度”细心和不厌其烦的跑腿服务。即使我只是皱眉,护士也会立刻询问是否疼痛,并调整药物。

每天早上醒来都有护士笑脸盈盈“早上好”的问候声。护士承担家属的一切看护服务,当需要饮水、如厕、调整床位高低时只需按一下手边的呼叫器。甚至有一次在我要玩手机时,却伸手够不到床头柜上的手机。护士听到呼叫器便立即帮我递过手机,还在我手机没电时帮我用护士站的充电线充上电。  

 另外,由于遭遇惨重的撞击与擦伤,我的胳膊和腿部都遭到了严重的创伤而不能自如行动,所以每当我要上厕所时,护士会用轮椅把我推进卫生间。住院区的卫生间十分“豪华”,除了路上、墙上一系列的如厕辅助设备和急救呼叫设备外,智能马桶也更多附加功能。在 加热恒温、柔水冲洗以及烘干的一系列“享受”后,我在护士的搀扶下站到马桶旁的洗手区。洗水池的水也是温热的,自动出泡器里的洗手液散发着淡淡的桂花香。清洗烘干后,护士又用轮椅把我推回到病床上。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医院病床区全景

除了生理上的照顾,护士还与医生一起对我进行了耐心的心理辅导。由于我是车祸住院,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让我一度害怕过马路,在住院部的人行横道上,医护人员像教小孩子一样推着轮椅上的我,喊着口号练习左右看车再招手的步骤,过了一段时间后才让我试着回忆车祸那天的详细经过。

而每天的定制康复餐,则成为了我住院期间每日的“小期待”。医院餐营养均衡,让我有食欲恢复更快。每顿饭都包括前菜、正餐、甜点、水果和饮品,以及湿巾、餐巾纸等用具。每天的每顿饭都是营养师按照病人情况配置的。病床上有小桌板,护士会按时把餐盘送到床桌上,在就餐前帮我把床调到合适的高度,并在就餐后再次询问需不需要把床调低。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早餐

对于如此精致的日式医疗护理,我并没有过多的担心费用情况。在院期间每天都会收到明细单,所有费用清晰列出,没有隐形消费。当然除了药物和检查费用,还包括护理和饮食费用。在日学习务工的外国人都能享受日本国民保险减70%的待遇。这意味着只需要交付所有医疗、药物、护理费用的30%,剩余费用由日本国家负担。因此,虽然车祸给我造成的生理、精神损失巨大,但完全没有担心过费用问题。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出院后的挑战:

漫长的后续治疗 

即使在出院后,我的医护服务也大概延续了一个月。 

出院当天护士把我所有的资料收到文件夹,其中包括复诊时间、负责接应的工作人员姓名以及挂号单。并把我的手机、包包、眼镜等随身物品打包好,在亲友抵达接应处后,与亲友对应好身份后才把我送出去。临走时护士鞠躬说道“保重身体”,并目送我们乘上电梯。   

出院后的一个月我按时到医院复诊,包括伤口拆线、换药、确认恢复情况等内容。起初是每三天一次,后来是每周一次。每次复诊都有医护人员在门口接应。 

「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

「お待ちしておりました。」(等候您多时了。)

「いたみは良くなりましたか?」(伤口恢复得好些了吗?)

先是几句日式寒暄进行问候,然后带我去各个诊室。由于我受伤的主要是面部,所以主要到耳鼻喉科和整形外科。每个科室的主治医师也都是急救当天的医生,一对一对病人负责到无需再复诊为止。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预约挂号单

耳鼻喉科的主治医师是位幽默风趣的男医生,见面便用中文的“你好”跟我打招呼,由他负责我的鼻梁复位。医生在进行操作前先在纸上画图讲解受伤状况和操作原理,在我完全了解情况后再进行操作。鼻骨复位需要在鼻梁上直接注射麻药,耳鼻喉科诊室的助手小姐姐一边握着我的手一边安慰我。 

「注射痛いもんね~」(打麻药很疼的吧~)   

「はい、頑張って、すぐ終わるよ~」(加油哦,马上就结束啦~)

医生在进行完鼻骨复位后,反复与我进行外观的确认与细节的调整。最后,主治医师和助手双双鞠躬送我离开诊室。

相反,整形外科的主治医师是位温柔的女医生,负责我的外伤处理。拆线前不断安慰我不用紧张,为了减轻我的心理负担,在拆线过程中也不断与我聊天以缓解紧张情绪。

「よくなりましたね~」(恢复得不错呢~)

「きれいよ~」(很漂亮哦~)

医生会在这次复诊结束后直接把下一次的挂号单开好,这样每次都能直接到诊室而不用自己挂号排队。最后一次复诊结束时,医生还针对我的恢复情况开了日文和英文版介绍信,以便在回国后针对疤痕恢复问题进行继续治疗。 

伴随着医护人员最后一次鞠躬说道:“保重身体”,我的在日医护旅程顺利结束了。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出院后一个月的恢复


——————————————————————&————————————————————————

最后给在日或有意赴日的各位一点小建议,建议码住收藏! 

第一,一定要买保险:除了工作和学习的国民保险外,境外旅游保险能救命,尤其是涵盖紧急医疗和遗体转运的。入保险后不仅能在重大伤病时省下一大笔钱,在平时的小感冒买药时也能享受打折优惠。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各大公司都有推出各式各样的旅行保险

第二,记住急救电话:欧美通常是112或911,但日本是119,和国内火警电话相同。如果伤势严重难以自行打急救电话或者有语言障碍,可以呼叫路人帮忙打急救电话。“急救”在日语中的发音和英文字母“QQ”的发音一样,建议记住以防万一可呼喊路人救援。

第三,随身携带身份信息:国人旅游出行可带护照。在日学习工作可带ID卡和医保卡。在就医当天如果没有携带医保卡无法享受医保优惠的话,可以在下一次就医时出示医保卡说明情况再进行退费服务。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有健康保险证的记得随身携带哦

第四,活用“救急情報カード”(急救信息卡):日本许多医院和区政府提供免费的“救急情報カード”(急救信息卡),可以填写你的血型、过敏药物、慢性病、紧急联系人等信息。建议随身携带,或放在钱包显眼处,以便急救人员快速获取关键医疗信息。如果不会日语,可以用英文填写,或提前请人帮忙翻译。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填写好的急救信息卡也要随身携带哦

第五, 提前登记“外国人医疗支援服务”:部分日本地方政府提供“外国人医疗翻译支援”服务,例如东京的“多语言医疗支援中心”(TAMSC),大阪的“多语言医疗咨询窗口”等。提前登记或保存联系方式,可以在就医时申请免费翻译,避免因语言障碍耽误治疗。 

从车祸抢救到术后康复,用真实体验告诉你日式医护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阪市政府推出的多语言远距离医疗翻译服务

无论是留学、工作还是旅行,在日本生活难免会遇到健康或安全问题。由于语言、文化和制度的差异,提前了解一些实用信息能让你在紧急情况下更加从容。  也许你也曾经在日本经历过生死瞬间,或者正在面对巨大的困难,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在日学习工作或者旅游的国人一点帮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日本通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