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带沙花蛤
不知道大家在看日剧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镜头扫过屋顶,总能看到一只小鸡站在那里?别误会,它不是避雷针,也不是吉祥物。其实,这只小鸡是一个风向标,名叫“风见鸡”。
在几百年前的古希腊,风向标就已经诞生了。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雅典的“风神塔”。古希腊人相信,每个方位都有一个专司风向的天神,因此风之塔呈现八角柱状,每一面均刻有该方位风神的浮雕。塔里面有一个通过蓄水池驱动的水利钟,还有一个机械天体,里面有太阳、月亮以及五个未知的星球。这座塔高21.1米,直径大约有8米,除了风向标,它还被用作日晷和水钟。
风见鸡的功能其实也差不多,它的原理很简单:借助风的推动,会自动旋转至风阻最小的方向,尾部指向风来处,从而直观地告诉人们风的方向。虽然常见是小鸡造型,但其实也有“风见马”、“风见船”等等变体,只要能转就行。
不过,风见鸡的可不仅仅是实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不同的文化中逐渐有了更深的象征意义。特别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很多教堂的塔尖都会安装风见鸡。它代表着警觉和信仰。
在基督教里,公鸡象征着圣彼得的“三次鸡叫”故事,所以很多教堂都会在塔尖装上风见鸡,用来提醒人们保持警觉、远离罪恶。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教宗尼古拉一世还专门发布了一个法令,要求所有教堂塔顶必须安装公鸡形状的风向标,提醒信徒悔过自新。
不仅如此,风见鸡在欧洲一些地方还被视为能驱邪避凶的象征。公鸡在许多文化里都被认为是能赶走邪恶的动物。它的警觉性和勇气让它成为了保护家园、驱除不祥之物的符号。其实中国也有类似的习俗,《风俗通义》里就写过:“鸡主以御死辟恶也”。在汉代,很多人会在门上刻鸡,认为它能镇宅、带来好运。每年春节,人们也会在门窗上画鸡,用来驱鬼避邪。
虽然风见鸡一开始的寓意是正面的,但在日本,它的意义却发生了转变。二战后,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因为立场常常改变,像风见鸡一样随风倒,所以大家就开始用“风见鸡”来形容那些立场不坚定、摇摆不定的人。从此,这个原本充满正面意义的符号在日本逐渐带上了些许负面的色彩。
尽管如此,风见鸡依然是日本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符号,而且它在很多建筑装饰中仍然能看到,成为了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比如神户的“风见鸡之馆”,这座建于1904年的德国风格建筑就因为屋顶上的风见鸡而著名,成了神户的地标之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还是日本近代建筑历史的重要一部分。
所以啊,别小看屋顶上那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鸡,它可不是单纯的装饰品,而是集历史、文化、信仰与风土人情于一身的小小符号。下次再看到屋顶上的风见鸡,不妨多看它一眼。它也许不会告诉你明天的天气,但它一定藏着很多你没听过的故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日本通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