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日本资讯大型中文门户网站
公众号

中日经济对比30年:曾经的日本,也是买遍全球

中信出版·墨菲·2020-12-01 13:04:00·图书
10万+阅读
摘要: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信出版墨菲(ID:citicpub-murphy),本文源于《日本的迷失·崩溃:1996—1998》序言,作者李春利。

中日经济对比30年:曾经的日本,也是买遍全球

作者:李春利

在日本经济的鼎盛期以及后来的泡沫经济崩溃时期,我正在东京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目睹了万民炒股、楼市沸腾的盛世景象。日本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流动性异常充足,而且日元在汇市是强势货币。日本人把这种充足的流动性用于金融市场,自此日本的房市和股市一飞冲天。1985~1989年日本股市总资产从242万亿日元飙升至630万亿日元,增值额几乎相当于一年的GDP总额;全国地价平均上升了84%,土地资产增值额是GDP的3.7倍。

  • “卖了日本, 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日本人还是“爆买”的始祖。日本国际航班上坐满了去欧美爆买名牌的人,资产升值给日本人带来了巨额财富。日本人大量购买美国、韩国、东南亚的房地产,就连美国的标志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也被日本人买走了。时至今日,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日本当时一种形象的说法,说是“卖了日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而后者的国土面积是前者的25倍!由此可见当时日本的房地产价格飙升得何等疯狂。

《日本的迷失·崩溃:1996—1998》一书聚焦的1997年对日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一方面,泡沫经济的善后处理进入深水区,大藏省(现在的财务省) 和日本银行如履薄冰,使尽浑身解数解救陷入经营困境的银行和证券公司,以避免金融机构倒闭带来的整个金融系统大震荡。另一方面,以桥本龙太郎首相(已故)为领班的内阁锐意推进金融大改革,号称日本版“金融大爆炸”,意在优胜劣汰,提高日本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要追求大幅度削减财政赤字,实现财政健全化的目标。

中日经济对比30年:曾经的日本,也是买遍全球

日本的迷失·崩溃:1996~1998
作者:[日]轻部谦介 西野智彦

1997年11月,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等大型证券和银行接连破产,陷入金融危机。两位作者就财政结构改革路线的选择、财政通缩政策的采用和金融机构处理不良债权问题、大型证券和大银行的破产等,向金融行政和银行的负责人进行采访和追问。

本书作者跟踪了泡沫经济后20世纪90年代金融混乱时的日本政府、日银、政治家的动向。通过采访各个官员,还原了当时权力机构真实的内部情况,阐述了这种博弈和不作为如何导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

然而, 国际大环境对日本国内财政金融政策的实施来说并不理想,甚至可以说适得其反。克林顿政权主管美国财政部的鲁宾和萨默斯两巨头对日本的紧缩财政政策以及相关经济政策颇有微词,不时掣肘。顺便提一下, 由高盛集团董事局主席转任财政部部长的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 在主管财政部期间受到诸多批评, 被认为是华尔街金融集团利益的代言人,未能抑制场外金融衍生品的疯狂扩张。特别是他在任期内未能制止1999年废除《格拉斯- 斯蒂格尔法案(Glass -Steagall Act)的举措,为后来号称“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这部1933 年施行的法案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活动分离开来,该法案出台的背景恰恰是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反思。持反对意见者说:“从某种程度上说,鲁宾在20世纪90年代所推动的转变无疑种下了经济崩溃的种子。”

从日美经贸关系后来的发展及其结果来看,日本政府推进的金融自由化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系统大动荡为美国金融资本大举抄底日本金融行业提供了天赐良机, 大量历史悠久的日本金融机构被美国资本兼并重组, 其后遗症延续至今。这个惨痛的教训应该成为中国及其他后发国家的一个“前车之鉴”。

本书中登场的日美两国主要人物,对我来讲并不是历史人物,而是日常出现在各种新闻媒体上活生生的现实人物。我从20 世纪90 年代起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兼职研究员,一做就是18年。之后,我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还见到了本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由克林顿政权的财政部部长转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ers)。克林顿班子里这几位强势的美国精英对日本及其他亚洲国家经济政策介入的强度及其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 尤其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以及之后日本为了救市而倡议创建的“亚洲货币基金”(AMF) 构想中,无不受到美国的掣肘和牵制。

回顾日本泡沫经济的历史, 货币政策可以说是这场危机的背后推手。《广场协议》后过度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及连续的大放水, 产生大量过剩流动性, 涌入地产和股市, M2 (广义货币) 增速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需求, 催生了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和高杠杆。而一旦货币政策转向,信用扩张无法持续,泡沫开始破裂,经济受到重创,而且影响非常深远。加上日本人口红利消失, 技术创新速度放缓,长期经济增速潜力下滑,这场由货币政策推动的危机最终却无法只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发力来解决。

宏观决策层面的失误和教训也应该成为后发国家的另一个“前车之鉴”。

中日经济对比30年:曾经的日本,也是买遍全球

  •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回观中国,2010年以后中国叠加人口红利消失,2008 年次贷危机后为了刺激经济而大量投入的投资造成制造业产能过剩,经济增速面临下台阶,亟须去产能、去库存、降杠杆。中美贸易战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爆发并不断升级的。

那么,日本的一些精英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呢?中国的泡沫经济和当年的日本有什么不同呢?在此简单介绍一下日本著名银行家西川善文的观点。西川先生是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原行长,曾担任日本全国银行协会会长, 被称为“最后的银行家”。在小泉纯一郎任首相期间大力推进

“邮政民营化”政策时,西川先生应邀出任新成立的“日本邮政株式会社(JP)” 首任总裁,结束了长达130年之久的日本邮政国营化的历史,可见小泉首相对他的信任。我与西川先生在东京曾经有过一面之交。

西川先生认为中国有其与众不同的乐观因素,可以说,独特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正在迎来关键时期。主要特征有三:

其一, 中国的影子银行与日本的经济泡沫的确存在相似之处, 但巨大差异在于, 与日本相比, 中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更加庞大, 而资金正流向地方开发项目。资金并不是像日本那样集中于城市地区的房地产开发, 而是可能分散于各种基础设施投资。因此, 总量限制导致的逆回转效应如何演变, 眼下难以判断。同时, 地方政府和主要国有企业均在中央政府的掌控和严密监视之下, 这一点与日本有所不同。

其二, 日本的金融政策过去被称为“护送船队方式”, 银行给人的印象是完全听从政府的要求, 但实际上却未必如此。即使政府要求银行“减少对房地产的融资”, 业绩较差的银行也会逃避当局的监管, 找出提供融资的方法。但是, 中国可能不会如此。中国有能力把完全听从中央指示的原则渗透到银行终端。在金融政策方面, 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或许比自由主义经济更有效果。

其三, 将20 世纪90 年代的日本和现在的中国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仍然处于发展阶段, 这也是非常明显的差异。虽然说近来经济增长连续放缓, 但仍然处于发展阶段, 居民收入也将进一步增长,这是任何人都承认的事实。除了房地产以外,吸收资金的余地依然很大。

中日经济对比30年:曾经的日本,也是买遍全球

©Unsplash:@intospaces

纵观当今中国经济现状,一方面,地产复苏,通胀担忧不断,货币宽松政策推动大量流动性进入实物资产,地方债务隐患时隐时现。另一方面, 中美贸易战硝烟正浓,外部不确定性有增无减,这与当年日本泡沫经济颇为相似。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均表明,倚靠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经济增速下滑的根本问题,货币宽松政策刺激需求,会推升杠杆,增加国民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唯有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才是推动经济结构

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中国的经济政策最终还是要回到供给侧改革的治本之路上来。

上述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概述及相关解读,意在提供一个相对广阔的视角,为本书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其现实意义,做一个独立的诠释。关于日本如何在宏观决策和企业战略层面进行泡沫崩溃后的处理, 以及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外忧内患, 本书都有翔实而生动的纪实体描述, 可读性很强, 笔者也是一读到底、不忍释卷, 同时感慨无限。

经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朋友介绍,译者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特意派人来日本考察,并邀请我以“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为主题做了专题讲座。此次他们选择翻译的“日本的迷失” 系列(原版由日本岩波书店出版发行, 中文版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发行)题材很好, 为国人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历史及其惊心动魄的内幕留下一份全景式的珍贵记录。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在此特将本书推荐给关心这一主题的广大读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信出版墨菲(ID:citicpub-murphy),本文源于《日本的迷失·崩溃:1996—1998》序言,作者李春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通立场

本文由 中信出版·墨菲 授权 日本通 发表,版权属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转载。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中信出版·墨菲 特邀作者
3篇文章

作者简介

提供专业图书与培训,以应对变化的从业环境

热门文章